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及时做好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认真落实昌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开展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系列主题教育安排,于2024年8月26日至28日期间,开展了“开学第一课”集体备课、上课、评课活动,确保新学期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白钰老师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

8月26—28日期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师通过多次交流研讨,最终形成共识确立了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的主题为“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基本思路:以当下学生关心的热点事件“巴黎奥运会”中国代表队取得的优异成绩,学生关注关心的运动员选手郑钦文、全红婵等导入开学第一课,从小切口、微视角、身边事导入,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国在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巨大变化,以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成就,教育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在新时代下让青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焕发光彩。
8月28日,在备课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开学第一课”的课件和教案形成。为了让任课教师更加清晰第一课的教学设计和思路,也为了给学生展现一堂精彩、生动的“开学第一课”,教研室组织优秀青年教师马志英、焦静瑶两位老师关于“开学第一课”的教学设计作集体备课展示,并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沈娟教授和起联玉副教授对两位老师的展示进行点评,参会的其他教师也开展了交流研讨。
沈娟教授:本节课教学内容紧扣时代主题,两位老师将当前的社会热点“巴黎奥运会”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社会发展,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开学第一课活动中,对思政理论的阐释深入浅出,既保证了理论的准确性和深度,又能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为学生们构建了一个坚实的思想基础。整体上比较完善,建议把中国代表队的运动员选手照片放几张有代表性的、能引起学生讨论的选手来引出第二个环节。
起联玉副教授: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引用到奥运会的今昔对比,展现中国代表队的优异成就,让学生讨论国家在体育强国建设上以及其他领域建设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但如何让课堂教学更加有形有效有感,可以借助学生暑期返校过程中出行的交通工具、里程、用时等对比过去和当前的变化,让学生从内心中真正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以此带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图1马志英老师示范展示